您好,欢迎访问欧唯视眼科官网!
400678077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远视储备量不足?这才是孩子近视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4-08-05

[导读]: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量、近距离用眼负荷日益增多,导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不少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那“远视储备”究竟是什么呢?如何才能保护好孩子的远视储备呢?

01 什么是远视储备?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眼轴尚未完全发育,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大多为生理性远视,也称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眼屈光变化最快的阶段,随着孩子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储备随即消耗。

眼轴增长越快,远视储备则消耗越多,当远视储备耗尽而趋于正视,眼部则发展为“正视状态”;若眼轴正式化后继续增长,外界物体通过眼部屈光系统最终成像在视网膜前,则进而发展为“近视状态”。


                                                                                                                                                                

远视储备是用来监测屈光度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是近视发生的最佳预测指标。儿童青少年远视储备现状不容乐观,过早、过多的近距离用眼会导致远视储备的过度消耗。维持与年龄相适应的远视储备可以预防近视提前发生,降低患高度近视的风险。


02 远视储备和近视到底有什么关系?

通俗来说,远视储备相当于孩子出生后在『视力银行』中存储了一笔“视力储备金”,这笔钱只能取不能存。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眼轴和视力不断发育,眼轴逐渐变长(一般情况下儿童青少年到12岁后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视力储备金”也逐渐用完。

这份“储备金”如果科学合理使用,延缓消耗速度,便能够预防近视发生。但如果长期用眼不良,“储备金”过快消耗至零余额,继而透支为负数,就可能发展为近视。


03 不同年龄段远视储备值应该有多少?

一般情况下:

3岁左右:远视储备在 +300度

4-5岁:远视储备在 +150度~+200度

6-7岁:远视储备在 +100度~+150度

8-9岁:远视储备在 +75度~+100度

10-11岁:远视储备在 +25度~+50度


                                                                                                                                                              

举例来说,5岁的孩子平均远视储备值为200度,但有的孩子却只有50度,当眼轴随着发育逐渐变长时,可消耗的远视储备就非常少,那眼轴就可能在正视化后,继续朝着近视的方向发展。


04 远视储备丢了还能补回来吗?

远视储备是“不可再生资源”。远视储备的减少,是以眼轴增长为标志的。理论上来说,眼球已经变长了,是缩不回去的。因此,已经减少的远视储备很难再找回来。

一旦发现孩子远视储备快速减少,家长需及时调整孩子的用眼方式和状态,顺应孩子视觉功能发育的特点,不要让孩子的视觉负担压垮他尚未发育完善的视觉系统。


05 如何检查远视储备是否正常

检查远视储备,一般是在儿童睫状肌麻痹的状态下进行屈光状态的检查,也就是常说的散瞳验光。

如果一个4岁孩子裸眼视力是0.8,散瞳后验光结果是+0.50,这就说明远视储备比较少,可能很快就要近视了;如果散瞳后验光结果是+2.00,则说明远视储备是正常的。

家长们可以定期给孩子复查一次远视储备量,这样就可以提前判断孩子是否有近视的趋势。根据检查的结果,针对性地给孩子做近视预防工作。


06 远视储备是越多越好吗?

有家长会觉得,既然远视储备能减少近视风险,那是不是远视储备越多越好呢?

答案:并不是的。


                                                                                                                                                             

远视并不是正常的屈光状态,只是较低度数的远视,一般可以通过眼睛的自我调节来代偿,让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看清楚东西,不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

儿童期的生理性远视一般就为低度的远视,不影响视力,而当儿童远视度数过高(远视储备过多),超出眼睛本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看远和看近都不清晰,出现视疲劳、弱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等问题。

所以远视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远视度数过高反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矫正。


07 远视储备不足就意味着近视吗?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增加了近视的风险,而不代表已经近视。

由于每个孩子的用眼习惯不同,不同年龄孩子远视储备的消耗速度也不同,这需要结合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来说,儿童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情况下每年远视储备减少50~75度,眼轴增长大约0.3毫米。如果孩子眼轴增长速度超过这一范围,或10岁以前就开始近视,或有高度近视家族史,那就要提高警惕,尽早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近视进展。


08 如何保护远视储备


“目”浴阳光

日间户外活动是延缓远视储备量过早过快消耗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提倡学龄儿童每天日间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幼儿儿童每天至少3小时。但要注意暑期外出做好防晒!

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近距离用眼被公认为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近视的发展呈正相关。

除了近距离用眼的总量外,近距离用眼持续时间长(>45分钟)和阅读距离近(<33厘米)等也是近视的危险因素。

家长可以采取科学的手段监督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近距离用眼习惯。

                                                          

一般近距离读写应遵循“40-10原则”,即近距离持续用眼30~40分钟之后,应休息10分钟,可通过远眺、轻微活动、户外活动、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疲劳。

电子屏使用应遵循“20-10原则”,即连续视屏时间超过20分钟,至少起身活动、休息10分钟,以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疲劳。

在选择屏幕时,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投影仪的观看距离应在3米以上,电视的观看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电脑的水平观看距离不小于50 厘米,手机的观看距离不小于40 厘米。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阅读和写作时,保持正确坐姿,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避免平卧、侧卧、俯卧看书,不要边走边看,不要在移动车厢内看书。

维持良好采光照明

学习环境的照明应充足且均匀,白天光线不足或夜晚看书写字时,使用台灯照明,台灯放置于写字手对侧前方,顶灯同时打开。

确保良好睡眠质量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夜间使用避光窗帘,不开夜灯睡觉,避免在电子产品光线下暴露。

定期检查视力

从幼儿园时期,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等,了解孩子远视储备量变化。若发现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快,有视力不良、近视倾向和已近视的儿童,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医学干预措施,及时预防,有效控制。




上一篇:水花四溅的清凉夏日,警惕“游泳池眼病”
下一篇:孩子双眼视力不一致?警惕【屈光参差】

推荐文章

微信微信公众号
客服
咨询
电话
咨询微信公众号
一键
分享
返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