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欧唯视眼科官网!
400678077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近视防控为什么要重视“眼轴”的增长?

发布时间:2024-09-09

[导读]:眼轴 判断发生近视风险的重要指标01什么是眼轴?眼轴是一种相对定义词,所表达的含义即眼球最表层到眼底的光感距离。简单的说,就是光线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距离,看成是物理中的光学系统的一条中轴线...

 眼轴

 判断发生近视风险的重要指标

01

什么是眼轴?

眼轴是一种相对定义词,所表达的含义即眼球最表层到眼底的光感距离。简单的说,就是光线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距离,看成是物理中的光学系统的一条中轴线,这就是所谓“眼轴”。一般来说,真性近视都是轴性近视。

通常情况下,婴幼儿及少年的眼轴长度在20-23mm之间属于正常范围,成人眼轴长度在24mm左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长度逐渐增加,近视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涨知识:

眼轴长度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定义也会有些不同。

如果用A超测量,那么眼轴的长度是角膜上皮到内界膜的长度。如果用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是从泪膜到色素上皮层的长度。



02

为什么要

定期测量眼轴?

我们的眼球是一个近似球体,从前面的角膜到眼底的视网膜的距离,被称为眼轴长度。

眼轴通常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大,和我们的身高一样,眼轴不是生来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生长发育变长的,一般成年后就基本稳定。

根据眼轴长度,可以初步了解眼球屈光状态,在其他眼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眼轴更长的儿童青少年屈光度近视越深,定期监测孩子的眼轴变化,能帮更好地判断孩子的眼睛发育情况。

图片




03

眼轴与近视

的关系?

眼轴其实就是眼睛的“身高”,监测眼轴的增长速率是评价近视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眼轴变长以后,焦点只能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眼睛无法看得清晰,形成近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轴性近视”。  

轴性近视是近视的一种,且较为普遍。所以,眼轴越长,近视度数也会越高,通常来说,眼轴平均增长1mm,近视度数就会变化200-300度左右。




04

不同年龄段的眼轴长度参考标准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正式发布,其中给出了不同年龄段眼轴标准数据。

该研究观察到:青少年眼轴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出生~3岁眼轴增长最快、3~15岁由快逐渐变缓。

从新生儿到3岁,眼轴增长速度最快。新生儿眼轴长度约16.5mm,3岁时约21.5mm,共增长约5mm.


6岁到15岁这个阶段,6岁时眼轴长度均值为22.46mm,后以每年平均0.09mm的速度增长,15岁时约为23.39mm,6~15岁共增长约0.93mm。




05

眼轴超过正常值

就是近视了吗?

答案:并不是的。

判断我们是否近视,眼轴是一个关键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眼睛的屈光度是由角膜曲率、眼轴、晶状体屈光力等共同决定的。

若眼轴长,角膜曲率平坦,近视度数可能不会太深;

若眼轴长,角膜曲率大,高度近视的可能性非常大;

若眼轴短,角膜曲率大,近视度数会比眼轴长、曲率又大的近视度数相对小一些。




06

眼轴与眼底疾病

的风险关系

随着近视度数增加,眼轴也不断增长,两者均不可逆且不可根治。

如果眼轴过长,眼球的体积就会变大,而当眼球变大时,眼球壁就会随之变薄,这就像吹气球一样,气球小时球壁就厚,气球体积变大以后,气球壁就会变薄。眼球壁就像气球壁一样,如果眼球体积变大,眼球壁就会变薄,眼底病变的并发症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比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裂孔、劈裂、脱离等,严重的甚至会致盲。

避免较早近视的儿童进展为高度近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监测屈光度和眼轴变化,给予及时、科学的干预手段。




07

近视防控

稳住眼轴是关键


定期检查、建立屈光档案

01

建议3岁起,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地记录孩子的身高、眼轴、角膜曲率、眼压、屈光状态、调节力集合力等视功能指标来形成孩子的眼健康档案,可以密切跟踪孩子的视觉健康发育情况。

02


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避免孩子远视储备过度消耗的最佳途径,尽量保证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一周总共14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时间,光线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能够保护眼轴不过快增长,预防近视发生。

通过户外活动能有效使孩子的眼部得到放松,减少孩子的视疲劳,同时也更加有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03

要做好近视防控,应合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习惯,并且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孩子。幼儿连续使用电子产品应不超过15分钟,儿童单次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04


选择适合的近视防控产品

①离焦眼镜

✦与传统单光镜片不同,近视离焦矫正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设计,将数百个微型透镜分布在镜片光心周围的区域,光线透过每一个微型透镜均能形成近视离焦。配戴近视离焦眼镜后,中心区域的物象投射在视网膜上,而周边离焦区域将周围物象投射在视网膜之前,干预并抑制眼轴拉长的趋势,阻止眼轴向后增长,使近视度数趋于稳定。

② 角膜塑形镜(OK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使用高透氧、高分子的硬性接触镜材料制成的角膜接触镜,采用特殊的逆几何形态设计,通过夜间配戴,通过改变角膜表面弧度,暂时降低角膜中央屈光力,使视网膜成像状态发生变化,减少周边离焦,并在视网膜周边形成近视性离焦,延缓眼轴增长的速度,达到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目的。

角膜塑形镜只需通过夜晚配戴,白天摘镜,便可获取一整天的清晰好视力。经过近年来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控制的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平均延缓近视在60%-80%左右。角膜塑形镜戴镜两小时后近视平均降低100度左右,戴镜第一夜可降低300度左右,戴镜7-10天后可达到最大降幅,戴镜两周后可维持一天稳定清晰的裸眼视力。

③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

✦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是一种通过激活视网膜内受体细胞来抑制近视的发展的药物。

但是“低阿”是处方药,首次用药前一定要面诊,并检查视功能,根据个体情况用药,对于存在瞳孔阻滞、房角窄、眼压高等青光眼倾向的孩子,“低阿”会有诱发青光眼发作的可能,偶尔可能还有因个体因素出现过敏症状,因此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使用,不可自行购买使用。长期使用还需要监控用药后其他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 | 视力不掉队,开启“睛”彩新学期
下一篇:小近视,大危害!近视防控千万要趁早

推荐文章

微信微信公众号
客服
咨询
电话
咨询微信公众号
一键
分享
返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