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大家定期检查视力?
发布时间:2024-06-17
有一些孩子等到视力下降到实在看不清楚了,家长才会带去检查视力,这个时候往往为时已晚,也只能配戴眼镜了。
而成年人每年几次的全身检查,却不太重视眼科检查,一旦发现眼部不适去检查,问题就已经比较严重了。
因此我们反复提醒大家:一定要定期检查视力,这样才能及时了解眼睛的健康情况及潜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做出预防、干预措施。
青少年需要定期去做视力检查,作为家长或是已经成年的小伙伴,也需要定期检查视力,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一旦发现问题即可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至于错失良机。
为什么要强调定期检查视力呢?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01-儿童青少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目前,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视呈高发化、低龄化趋势。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的孩子,其视力发育同样迎来了关键期,一些眼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治疗,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终身的影响。
3岁左右,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完善,双视眼已经形成,眼睛各功能也开始完善,我们就需要在视力和屈光检查基础上,同时检查孩子的视功能,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眼位、调节、集合功能,融合能力和立体视等等,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
而孩子每3-6个月的视力检测,是早期发现儿童眼病的最重要和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诊断的第一道关口。
许多小儿眼部疾病的症状非常少,发病年龄也偏小,孩子并不会表达看不清楚东西的感受,家长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等发现异常时治疗时机已经错过,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视觉损害和终身的遗憾。
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可以及时全面掌握孩子的视力情况,能及早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矫治措施。
对原有近视,视力继续下降的孩子,可以采取防止下降的措施,做到家长和学校双方面都知情。
对视力还比较不错,但不注意用眼习惯和卫生的孩子,可以作为重点教育的对象,做好近视预防工作。
对于像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定期检查可以发现除近视外的,斜弱视或者其它的视力异常;尽早带孩子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以免变得更加严重。
-02-高度近视人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近视后,近视度数越高,眼轴就会越长。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长度比普通人更长。随着眼轴的增长,眼球壁也会受到更多的牵拉,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出现各类眼底的病变,如: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
通过眼底检查,人们可以清楚看到眼底的玻璃体和视网膜这些部位的变化,其中视网膜上的血管可以反映出人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及健康情况。很多人出现视力下降的各种症状后却并不重视,只觉得是近视就去眼镜店配镜,却没有想到去专业机构做详细检查。
其实,这都是源于对于眼底病缺乏认识,在众多眼病中,除了老花眼会影响视力,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变(如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均可能导致视力出现下降。
对于这些眼病,配眼镜是不管用的,只有做专门的眼科检查,尤其是眼底检查,才能及时发现病变。
另外,很多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甚至某些血液病,均会引起特征性眼底病变,这个时候,只有通过眼底检查,才能发现眼底的一些细微变化,从而对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所以对于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来说,为了预防眼底病变的发生,高度近视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另外,因为存在各类眼底病变的可能,生活中也建议高度近视者不要进行剧烈晃动的高强度运动,比如蹦极、做过山车、跳水等。
-03-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预防眼底病变
糖尿病、高血压会对心、脑、眼睛等器官带来慢性损害,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许多人掉以轻心,但随着日积月累,伤害逐渐加重。
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增长,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病率也会逐步升高,特别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朋友,眼底的情况往往不容乐观,容易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症状在发病早期可能并不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拖延至中晚期,不但伤害了视力难以挽回,治疗难度也更大。
因此在监控血糖、血压的同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也应该定期接受眼部特别是眼底的检查。根据医嘱,应每3个月或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上一篇:什么是远视储备,远视储备越多越好吗?
下一篇:为什么说「眼轴」,是判断发生近视风险的重要指标?
推荐文章
-
家长疑问:发现孩子近视,...
孩子近视后需要第一时间配镜吗?若孩子在散瞳验光等一系列检查后...
-
孩子双眼视力不一致?警惕...
不少家长在孩子做视力检查时发现,孩子的一只眼睛视力正常,而另...
-
什么是远视储备,远视储备...
家长们在检查或是科普中常听说“远视储备”这个词,了解过后就认...
-
怎么吃,对眼睛好?...
怎么吃,对眼睛好?
-
角膜塑形镜验配度数比实际...
最近看到有很多小伙伴们在讨论角膜塑形镜过矫的问题,有些家长说...
-
浅谈角膜塑形镜规范验配的...
角膜塑形镜作为近视眼防控的利器,在中国已经应用了20多年,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