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视力筛查后,为什么还要再复查?
发布时间:2024-10-14
随着秋季学校视力筛查的推进,多数家长都已通过孩子带回家的视力筛查单自主查询了孩子的视力检测情况。
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既然组织了视力筛查,那就没必要再去医院检查了吧?孩子近视了,我就直接拿着报告去配镜行了。
但其实,校园视力筛查≠眼健康检查!
学校视力筛查的目的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少年儿童近视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战略部署,国家层面不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标准规范,旨在强化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体系的有效实施。在此背景下,学校视力筛查应运而生。
通过学校视力筛查,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基础屈光发育状态,快速发现远、近视等屈光不正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防控”,对孩子出现的视力不良问题进行分级管理,科学矫治。
视力筛查都查什么
学校视力筛查主要内容为视力检查和电脑验光。
※ 视力检查 :通过传统方式(视力灯箱)检查学生的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
※ 电脑验光 :使用电脑验光仪初步检测学生的屈光状态,提供更为精准的屈光状态评估,包括可能存在的近视、远视或散光度数。
为什么建议进行复查
学校视力筛查由于受到环境光线条件、设备以及孩子们的配合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做到精准检测孩子的完整视觉健康状况,其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学校视力筛查只能初步了解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建议复查”,意在指出孩子“可能存在近视风险”,而并非直接“确诊近视”。
想要判断孩子是否真正近视,还需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儿童正常视力下限与年龄有关
人眼的视力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它会随孩子年龄增长,视力逐步发育提高。按最新的儿童弱视临床诊疗指南,儿童正常视力下限是:3岁0.4、4岁0.5、5岁0.6,如果给学龄前儿童检查时忽略年龄因素,就会出现可能是正常的眼却被检查出近视的情况。
儿童眼睛的调节力强可能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顾名思义就是这种近视并不是真正的近视,而只是表现为一种近视状态。在临床上,主要为孩子看远时视力下降,类似近视的表现,实质上假性近视只是眼部调节功能痉挛或紧张的一种状态。
青少年儿童眼睛的调节力强,如果长时间过度用眼,睫状肌痉挛,就会出现类似假性近视的现象。想要辨别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需要到专业的眼科医院通过散瞳验光或监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来进行分辨,并评估孩子是否有近视的风险,切忌盲目配镜,导致近视由假变真。
“视力训练”对筛查结果的影响
有些家长可能会给孩子做一些视力训练,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裸眼视力,而这些视力训练,其实并不会改变孩子的屈光度,但会让孩子的裸眼视力变得好一些。从而在学校视力筛查中,容易被当成是正常屈光度的孩子而“漏筛”。
远视、弱视不会被筛查出来
按《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的标准,远视性弱视的儿童是不会被筛查出来的。虽然这部分儿童比例不大(约2%~3%),但却是最需要关注重视和进一步检查的人群。
基于上述几种情境,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学校视力筛查实质上是初步筛查并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基本视力情况,而非直接确诊。因此,当家长收到复查通知时,无须过度焦虑,不要着急马上配镜,而是应该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全面的视力复查。
视力复查时需要注意什么
1. 确认眼睛的屈光状态
具体可以通过屈光检查和视功能等一系列的眼部检查确认孩子眼睛的屈光状态,必要时还需做睫状肌麻痹验光,以确认孩子是否存在调节痉挛的情况,判断孩子是真近视还是假近视。
2. 排除其他影响儿童视力的因素
孩子的视力差,不一定就是近视,还可能是远视、散光、弱视等,甚至是眼部器质性病变等可能。一旦发现孩子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深入检查,以便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3.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建议家长们从学龄前起就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并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跟踪孩子的视力变化,及时发现可能潜在的视力问题,从而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健康。
上一篇: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有散光?散光度数会逐渐加深吗?
下一篇:在校园视力筛查后发现孩子近视度数低,千万别掉以轻心!
推荐文章
-
近视防控为什么要重视“眼...
眼轴 判断发生近视风险的重要指标01什么是眼轴?眼轴是一种相对...
-
角膜塑形镜过冬指南,让你...
断崖式降温来袭,大家的角膜塑形镜都还好吗?有多少人正在经历“...
-
“欧几里德”角膜塑形镜提...
上海的春天阳光明媚,风景格外迷人,为了增加业内之间学习和...
-
最新修订 | 《近视防治指...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
-
角膜塑形镜配戴时间过长会...
最近,我们在门诊遇到一个因清醒时配戴角膜塑形镜时间太久而擦伤...
-
【哪吒护眼宝典】斩断"近...
“三头六臂降妖魔,火眼金睛护光明!”《哪吒2之魔童闹海》作为...